阅读历史 |

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 第108(2 / 3)

加入书签

果处处生气,皇帝要不了年就要气死。皇帝不急着处理后续,预备先晾一晾。侵占田地、苛捐杂税的贪官污吏太多,一不小心就容易为打老鼠伤了玉瓶。“可是……”阿四满腔怒火慢慢转淡,目光也从母亲威严的面孔滑落到桌案上正摊开的奏疏上,白纸黑字一列列齐整,却一个字也没能落到阿四的眼底。她有些失落,虽然她早就明白,言出法随的皇帝也不是为正义而存在的,皇帝的地位也不依靠正义维持,即使她最开始的初心是主持正义。阿四问:“这种事何时能得到妥善的处置呢?”“或许再过日,时机恰好,顺手就处置了。或许十年后,才会翻出来见分晓。亦或者,就此掩埋再无人知。”阿四逐渐暗淡的神情落在皇帝眼里,不免心疼。皇帝也是从少年长大的,明白阿四的心思:“我告诉你这些,并非是要你从此对这些糟污事视而不见,而是想你明白,即使是皇帝也有难处。如果你当真想试一试做一回惩恶扬善的侠者,之后我许你去旁观大理寺与刑部断案。”阿四早就看腻了刑部陈年累月的卷宗,登时道:“无论什么案子我都能参与么?”皇帝坦然:“你也长大了,很该学一些正经事。我只要你不嫌弃大理寺狱脏乱可怖,旁观刑讯我也不阻拦。”原先皇帝将阿四指派给刑部孟予带着,一是看两人熟稔好相处,二是阿四腻了刑部事也好说出口。不成想,这么些年来,阿四跑出去弄了些农庄棉花事宜不说,连大周律令也背个七七八八,已经远超皇帝的预期了。“阿娘此言当真?”阿四双眼闪闪发亮,“那我可就跟着到处跑了。我记得大理寺也有外派各地查案的评事的,我也想去。总是在鼎都里面圈着,可太难受了。”皇帝笑道:“太极宫这么大,这就难受了?我记得各家各户逢年过节总有些宴饮,秋游、游猎都是常事。你如今也大了,可以去玩乐,愿意给你下请帖的人肯定多如牛毛。”“愿意请我的人多,可能把请帖送到我手里的人少呀。”阿四想到这就不乐意,“大多数时候,想给我送请帖的人也被宫门拦住了。只有阿姊和伴读们,可他们家里寻常也不做宴饮。便是有,伴读们也不敢送到我手上的。”不送,怎么知道公主愿不愿意去呢?公主可愿意了!

皇帝乐不可□□你为何不直言相告?”阿四犹豫道:“我也想过直说,但总觉得这样不太体面也不合乎礼仪。”未被邀请的客人向家有喜事的朋友伸手要请帖,似乎不大符合旁人对皇子的期望。因此在弘文馆同窗聊起外头的宴乐时,阿四总是默默听着,故作满不在乎,实则非常想要参合。皇帝拍拍女儿的小脑瓜:“你的‘想要’对她们大部分人来说,是求之不得的荣幸,你想去,就只管去说吧。不要让身边的人和手下人去猜你的心思,结果往往与你的预期相左。你要是实在不好意思,就安排一个收受请帖的地方。”“可我没开府,在外也没有宅院,总不能让人把请帖送到郊外的皇庄去吧?”距离十五岁开府,阿四需要再等待两年,那可是整整两年,她可等不住。皇帝笑道:“好吧,是我们的小公主想要开府了。你的王府五年前就动工了,里头大体完善,只是没有挂上牌匾。尚未封王,就先挂公主府的牌匾吧,以后也好让你在宫外有个落脚的地方,不至于总往三娘家里跑。”阿四喜滋滋地大声应和,乐颠颠地告别皇帝阿娘,要去与人分享好消息。见她急匆匆的模样,皇帝无奈失笑,叮嘱道:“公主府先去看一看,有什么不喜欢的地方,记得去与将作监说清,自有人去修葺的。大理寺里沉积的冤假错案切莫插手,没人在旁边看着你了,可别什么都接过手。”刑部卷宗中有不少明晃晃的冤案,来龙去脉一清二楚却不翻案,只是那样存着,也不隐藏冤案的本质,直白真切地告诉旁观者——这就是历代皇帝的意思。阿四读过几卷,初读不忿,再读才觉察出意味来。见识多了,阿四慢慢懂得那一卷里未必有哪怕一个彻底的好人,皇帝只是选择了当时情况下最便利的手段。阿四想来有自知之明,这些都是她不能够改变的现状。“我知道了,阿娘放心。”阿四挥挥手,蹦蹦跳跳地离开甘露殿,连衣袖带倒了书卷也没注意到。留皇帝与冬婳道:“乍一看仿佛是个成人模样,实则完全还是个小孩。”“陛下春秋鼎盛,四娘自然能做个孩子。这是极有福气的事儿。”冬婳收拾御案上被阿四着急动作带倒在地的几样书卷,逐一放回御案。皇帝顺手拿过一卷批阅,难得来自北境卫国公的奏疏,她不由挑眉:“这人,陈文佳,好似在哪儿听说过。冬婳你来瞧瞧,百年难得一遇的新鲜事,从来只听闻有逃兵的,如今天下太平,竟出现逃将了。”冬婳惊讶之余,低声回答:“陈文佳是宋王的伴读裴理从名山带回来的救命恩人,与宋王关系莫逆,受保举入闵大将军麾下。听说是正式拜了师的。睦州的叛军首领之一章氏据说就是她的妹婿,宋王恳请卫国公允许陈文佳两个月假,陈文佳直奔睦州,亲自引弓取贼首性命。平叛后受刺史裴逊表功,入京受奖。估算时日,上旬陈文佳应该就该回到北境。”前途远大的青年,在返回北境的路上消失不见了。无论出于何种原因,陈文佳已经触犯了《捕亡律》,驻防的士兵逃亡一日杖责八十,三日加一等,严重者可判处流放三千里。且陈文佳有校尉军职在身,比普通士兵要罪加一等。任谁来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